【在世界各角落喝咖啡】衣索比亞 Ethiopia
十月 27, 2015
選豆還是選粉?咖啡豆與咖啡粉間的抉擇
十一月 8, 2015
看全部

【CH1】- Hunter’s Blend

【CH1】- Hunter's Blend
咖啡獵人
  • 咖啡獵人
  • 香味: 果乾、堅果與焦糖香氣
  • 甜度: 焦糖的濃郁香甜
  • 酸度: 清新梅果微酸滋味
  • 口感: 清爽微稠平衡口感

風味

入口會先感受到些微的梅子酸度與焦糖奶油稠感調和著,伴隨而來的是堅果與香草氣息,尾韻帶有焦糖香甜,整體清爽回甘,餘韻繞侯。

香味

果乾、堅果與焦糖香氣

甜度

焦糖的濃郁香甜

酸度

清新梅果微酸滋味

口感

清爽微稠平衡口感

關於衣索比亞原生種?

伊索比亞原生種(Ethiopia Heirloon),其實是多種咖啡品種混合、變種所統稱出來的原生品種庫,生長於東非伊索比亞地區。整體來說衣索比亞所生產的咖啡豆豆型較小,各地區都有不同的特色與風味,反映了多種咖啡豆混合的狀況,也有人稱之為『在地混種』(Field Blend)。

關於蘇門答臘咖啡?

於18世紀荷蘭殖民引進阿拉比卡咖啡開始種植。1940年蘇門答臘被日本占領,傳言有一名駐守在蘇門答臘北方的士兵問當地居民喝的是什麼咖啡,居民誤答其所屬的曼待寧族,後來日本人出口當地咖啡時又因為音誤讓曼特寧成為了現在蘇門答臘咖啡的代名詞。 1876年肆虐的鐵鏽病差點讓阿拉比卡咖啡在印尼絕跡,之後農民開始在東爪哇低地的重災區種植抗病性較高的羅布斯塔種。直到該國獨立後當地農民才重新種植了品質較高的阿拉比卡種。如今印尼八成的出口咖啡豆仍然是商用級的羅布斯塔。也由於當時該國東部的弗洛雷思島和帝汶島仍是葡萄牙屬地,與荷蘭屬地所種植的品種不同,咖啡豆災情影響也比較輕,所以現在仍然可以喝到源自於16世紀的「古代種」。

蘇門答臘大多高品質的咖啡都是產於靠近Toba湖或Tawar湖的地區。由於當地大多採用他們獨特的半水洗式處理法且土壤缺乏鐵質的關係,此地區的咖啡生豆會帶有一種特別的藍色。

常見的蘇們答臘咖啡有曼特寧(Mandheling)、林東(Lintong)和加幼山脈(Gayo),蘇們答臘的咖啡是非常多變且捉摸不定的。

關於半水洗處理法(Giling Basah)?

在蘇門答臘島亞齊省(Aceh)北邊山區的塔瓦湖,因為地點偏僻且交通不便,所以到1924年才開始種植咖啡。大部份的咖啡豆都是採用傳統的種植方法,利用遮蔭樹且不使用農藥的有機栽培。因當地的氣候潮濕,印尼會採用獨特的半水洗處理法(Giling Basah)來處理咖啡豆,此種處理法也被稱之為濕剝除法(Wet Hulled Process)。半水洗處理法會先將帶殼豆經初步的水洗,發酵,並經過1到2天的曝曬,縮短生豆乾燥的處理時間,即先把種殼剝除再做乾燥處理。

您知道沖煮一杯美味咖啡需要的是?
選出正確答案立即贏得 200元 折價券

太聰明了! 恭喜獲得200元折價券
新鮮咖啡豆 絕對是構成美味咖啡的主要因素
馬上領取折價券並品嚐新鮮好咖啡!
200元折價券代碼: HUNTER2016
請於結帳時輸入折價券代碼,即可立即折抵咖啡獵人第一期咖啡豆!

此折價券代碼已同時發送至您的E-mail

關閉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