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會追尋最好的事物,想追尋最香醇的美酒、味道最迷人的雪茄或是最高貴的香檳等等,而咖啡也是一樣的,喝到好喝的咖啡是令人感到幸福的,所以人們也開始追求更好喝的咖啡,從以前的牙買加藍山或是夏威夷可娜到現在最為風行的瑰夏咖啡,人們也一直在追求最有其特色且美味的咖啡豆。
牙買加藍山英文是 Jamaica Blue Mountain Coffee,曾經在比賽場上以及競標場上叱咤風雲,其口感酸苦甜非常平衡滑順,由於在牙買加的藍山山脈上種植,海拔 2000 公尺以上才能種出頂級的藍山咖啡,藍山山脈是加勒比海周遭中海拔最高的山,豐厚的土壤以及高海拔的氣候,帶給這裡咖啡特殊的風味,有人說藍山不管在哪個溫度下都能保有他一定的平衡味感,WALLENFORD、MAVIS BANK、SILVER HILL、MOY HALL、GOLD CUP 則是藍山咖啡知名的莊園。
牙買加咖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8 世紀,英國人將咖啡樹種引進了牙買加,在藍山山脈上種植咖啡,其中更分為高海拔的純正藍山咖啡、高山藍山咖啡豆、上選藍山咖啡豆以及低海拔藍山咖啡豆,不同的等級也決定了不同的價格。
而咖啡跟所有農作物一樣是靠天吃飯的,同屬於常有颱風肆虐的台灣島國的我們更加能夠體會,一次巨大的風、雨有可能會毀了整批農作物,而牙買加也深受颶風所侵擾,只要有颶風的年份往往會導致咖啡豆的生產出生問題,味道上、產量上都飽受影響。這樣的情況下,由日本 UCC 公司出手援助,帶入了可以抗衡颶風的種植方式,也因此牙買加政府為了感念日本的協助,每年的藍山咖啡都會讓日本先行採購,70% 至 80% 的藍山咖啡都是日本人首先擁有。而其他莊園、國家為了仿效藍山的口感,利用了類似口味的咖啡豆,但在味覺上還是有一定的落差,稱之為藍山風味或是藍山綜合咖啡,真正的藍山一磅將會超過 1500 台幣以上的高價。
夏威夷可娜英文是 Hawaii Kona,在昂貴的咖啡豆中一定也有夏威夷可娜的出現,想不到在夏威夷一個度假小島居然可以種出令人驚豔的咖啡豆,Kona 咖啡等級分為四種 分別為最高級的 Extra Fancy、Fancy、Prime 及 Gr. No.1,眾所皆知的夏威夷佔地不大,所以物品更稀且商品更貴,價格直逼牙買加的藍山咖啡,其一原因也跟勞動力有關。怎麼說?多半的咖啡農民都是在第三世界的國家中種植,農民的利潤跟福利往往會被壓榨,得以用更便宜的價格在市場上流通,但夏威夷的勞工可是屬於美國人的範疇,自然成本也就拉高了。
Kona 咖啡的烘焙建議是不要烘得太深,跟藍山一樣維持淺中焙的程度,原因是過深的烘焙會將咖啡的酸甜味流失,而那卻是 Kona 咖啡的精華。許多超市包裝的 Kona 咖啡豆都是屬於較低含量的混充品,購買前要仔細注意包裝上的 Kona 豆含量百分比,通常是 10% 至 50% 不等,甚至許多會為了填補味道而添加調味,反而失去了品嘗 Kona 原味的機會。真正的 Kona 咖啡跟別的咖啡豆一樣會標註出莊園、批號、重量、處理法。
介紹完前兩位重量級的前輩後,要來介紹這次要講的主角 - 瑰夏咖啡,英文是 Geisha Coffee,因為音譯與日本的藝妓一樣,而有了藝妓咖啡的名號,不過許多咖啡師並不喜歡這樣的稱號,他們認為不應該讓這隻咖啡有著日本藝妓的印象存在,所以也越來越多人使用中文瑰夏這個名字,字面上也更加有美感。
瑰夏咖啡在巴拿馬的莊園被發揚光大,但他卻是一個外來的王子成功成為新國王的故事。瑰夏咖啡樹種是在衣索比亞發現,爾後由肯亞的咖啡研究所輾轉到了非洲許多國家如烏干達、坦尚尼亞,都沒有被重視的一種咖啡種類,只是拿來做為研究而已。
在後來有人將瑰夏引進哥斯大黎加後,經由 Don Pachi 莊園的牽線,將瑰夏咖啡帶入了巴拿馬,各莊園都能看到一些瑰夏樹,因為他們被拿來當作咖啡樹的防風林,沒錯你沒看錯就是防風林,且瑰夏樹的產量並不穩定,常常拿來與一般咖啡豆混豆,並不是一個主打的咖啡豆項目。直至西元兩千年左右,才有莊園發現瑰夏的味道其實異常美味,高興之餘也不敢確定這種口味是否能迎合刁口的咖啡愛好者。
在 2003 年瑰夏第一次在最佳巴拿馬中得到第一名,由知名的翡翠莊園所產出,許多咖啡師在第一次喝到瑰夏後都驚嘆不已,有一種灰姑娘故事的感覺,本來不起眼的防風樹輾轉成為明星咖啡樹。在往後的十年直至今日,瑰夏在各大杯測、咖啡比賽中都還是首選,也一舉比下了藍山、可娜兩支明星咖啡豆,成為市場上的精品主流。
前述說到瑰夏是在衣索比亞發現的,那麼自然激起了許多探索欲高的人去找尋瑰夏的根,La Mula 騾子莊園的創辦人 Willem Boot 及 Ninety Plus 的創辦人 Joseph Brodsky 兩人都這麼做過,不過並沒有特別的收穫,大自然就是這麼的奇妙。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種植瑰夏種咖啡,甚至台灣也有,不過風味上還是沒有巴拿馬的這麼令人驚艷,但也是非常出色的咖啡豆,相信每種咖啡品種都有一個最適合的溫度、土壤、氣候等因子,想要輕鬆複製咖啡的味蕾著實是個白日夢。
精品單品咖啡的盛行是一個號角,在台灣越來越多咖啡店開始注重咖啡豆以及使用自家烘焙的豆子,許多人有疑問,為什麼咖啡豆多半都是中烘焙呢?原因大概跟台灣人對於咖啡的既定印象有關係,咖啡多半都是苦味帶著微澀酸,但許多單品咖啡淺焙才能夠凸顯出咖啡的果酸味,所以中度烘焙帶出一些苦味放掉一些酸味更能迎合市場。不過其實也是有很多豆子不適合淺焙,酸的不舒服就不得宜,烘豆與豆種也是一門大學問呢!